凱迪拉克這個名字,對于愛車之人一定不陌生。在繼2021年發布PersonalSpace和SocialSpace兩款概念車后,凱迪拉克在剛剛開幕的2022國際電子消費展CES上發布了第三款Space空間概念車InnerSpace,里頭不僅內飾奢華,而且還有人工智能軟件提供個性化體驗,讓人看了都心生羨慕。
外表內在都十分酷炫的概念車InnerSpace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是重點,我們今天的關注重點主要在這臺新車的輪胎上。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充當了“腳”的角色,是汽車動起來的核心。而且車輛的安全、舒適、操控都離不開輪胎,無論加速、過彎、剎車、減震、噪音甚至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性能,都受輪胎性能影響和制約。
因此無論是什么汽車,尤其是這類豪車,在選擇輪胎時都要慎之又慎。而在這款新車上,配備的則是專門開發的固特異輪胎,使用大豆油和稻殼二氧化硅代替石油基油作為主要成分。
稻殼二氧化硅不是新鮮事
事實上,在輪胎中采用稻殼二氧化硅作為填料并不是什么新聞。早在2014年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就已宣布要從用于發電而焚燒稻殼后所留下的灰燼中,提取出制造輪胎所需的二氧化硅原料,幫助固特異生產節油環保輪胎。
固特異的稻殼二氧化硅輪胎
所以很明顯,關鍵點就在于“環保”。固特異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克萊默(Richard J. Kramer)曾表示:“可持續性是固特異創新理念的基石,這種新型二氧化硅具備多方面的環境優勢:它極大減少了運往垃圾填埋場的廢棄物,降低了生產能耗,還有助于提高輪胎的燃油效率。”
環保風潮總能催生綠色商機,稻殼二氧化硅輪胎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不僅適用于千萬百姓家,同時也能服務于高端概念車中,通過環保的理念為其加冕。如此一來,不僅能廢物利用,還能帶來新的商機,誰看了不說一句妙呢。
稻殼二氧化硅的性能
資料表示,稻殼燃燒后剩下的稻殼灰一般為稻殼質量的20%,而稻殼灰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量高達87%~97%。其最早產業化的工藝應是先將稻殼灰用燒堿浸取,將其中的不定型硅轉化為水玻璃和炭,炭經水洗、干燥和活化得粉狀活性炭,水玻璃與硫酸反應得沉淀物,經過濾、洗滌、干燥得二氧化硅,與傳統的生產工藝相比,更為科學合理。
除此之外業界也持續有新工藝出現,如利用含有氫氧化鈉的乙二醇和乙醇溶液削弱二氧化硅和稻殼灰之間的化學鍵,使二氧化硅溶入液態溶液中,然后將液態二氧化硅從溶液中蒸餾出來并加工成適合于工業應用的沉淀法二氧化硅等等。
稻殼與二氧化硅
總之,從稻殼灰中提取的二氧化硅已經是一款非常成熟的商品。多項研究和測試都表明,其對輪胎性能的影響與通過傳統途徑獲取的二氧化硅相當,主要用作制造輪胎胎面復合物的增強劑。與傳統輪胎增強劑——炭黑相比,二氧化硅降低了輪胎的滾動阻力,而更低的滾動阻力有助于提高車輛的燃油效率。此外,它還能有效提高輪胎的濕地抓地性能。
尾聲
綠色環保是當前的熱門話題,備受關注。在十四五規劃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也被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在此背景下,輪胎行業也在加速產品結構的調整,如1月5日時固特異就宣布成功研發并推出一款環保概念輪胎。該輪胎融合了業內尖端創新成果,其可持續性材質含量高達70%,包括由甲烷、二氧化碳和植物基油制成的炭黑、在不斷變化的溫度環境中保持輪胎橡膠混合物柔韌性的大豆油原料、以及本文的主角稻殼二氧化硅等。
雖然不清楚上面這款環保概念輪胎是不是就是與InnerSpace配套使用的那款,但不得不說固特異是相當地具備前瞻性,精準地抓準了各階層消費者對節能低碳的需求,甚至為了更宏大的未來(商機),立下了“未來10年內打造出一款完全由可持續性材料制成的輪胎”的目標。
顯然,可持續發展必是未來多個產業的發展方向,要想在業界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不順應潮流可是要小心被落下的!
粉體圈NANA
版權聲明: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